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

香港天主教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一級歷史建築,香港天主教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,又稱天主教總堂,位於堅道16號;是一座仿哥德式風格建築,主要由磚石作建材,底部是花崗不平台,外由扶壁支撑。

由香港首任主教高主教在1888年創建,座堂早於1843611日在中環威靈頓街與砵典乍街之間的山坡上建成,奉無原罪聖母為聖堂之主保,故稱為聖母無原罪堂。1859年不幸遭一場大火把整座教堂夷為平地,1860年重建。

1878年,當局撥出忌連拿利附近作興建一座較大的主教座堂,遂將原址用地出售,買下堅道16號以興建這座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,1888127日正式啓用。

1941年,日本侵港時,座堂被一枚炮彈擊斷了正祭台一條石柱而,但仍能逃過更嚴重的破壞。和平後的1947年教區進行重建和發展,把教堂正門前面的鐘樓拆卸,興建 (華南) 學校。後來這學校的位置就成了高主教書院的擴建部份。

座堂的內外歷年來都有修護及加建的工程,於2003年,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頒發的文化遺產保護獎榮譽獎項。

















↑1860年,重建的聖母無原罪堂,位於威靈頓街
















↑1888年完工的天主教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,由威靈頓街遷往堅道

 
















↑1910年,座堂內的佈置



抗日戰前,教堂正門前面的鐘樓仍在,和平後已建成學校



↑1952年,修葺和重建聖堂頂部後的天主教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



今日的座堂內,教友準備主日彌撒

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

堅道快消失的两幢建築


這是由新地及有關人士持有,去年透過強拍,以作價七億三千萬元統一業權的堅道格蘭大廈和堅信大厦。



格蘭大廈於1959年落成,樓旁每層有長走廊,很似徒置大厦。


   


堅信大厦則落成於1961




不久的將來,這裏便煥然一新了,舊建築又會成為集體回憶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中間還可看到舊聖若瑟台和高主教書院間石墙






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

士丹頓街+必列者士街



士丹頓街俗稱「卅間」,因早年有富商一口氣購入此街三十幢樓宇而得名。街頭從奧卑利街起經過些利街、卑利街和鴨巴甸街至城隍街為止﹔繼而與必列者士街相接。

奧卑利街至卑利街的前半段士丹頓街,昔日有不少尼姑庵,所以人們亦稱之為「師姑街」;孫中山曾以士丹頓街13號作為「興中會」總部,外面掛了「乾亨行」作招牌,以作掩護,原址亦是現在僅存在士丹頓街的庵堂。

 
士丹頓街的庵堂,前為「乾亨行」



位於士丹頓街與中和里交界的牛記茶室,2004

到了鴨巴甸街,是第二代「中央書院」(皇仁書院),範圍至城隍街。在日治時代,皇仁書院遭到破壞,亦因為受到戰事影響,連同必列者士街一帶的樓宇,都成為「瓦渣崗」及「廢屋」,便這區的多條街道被稱為「卅間廢墟」。城隍街之所以得名,是因為街上有一座城隍廟,日戰時亦被毀成「瓦渣崗」。





1900 年由必列者士街東望士丹頓街的皇仁書院,右方的地段曾為公理堂

到了1947 年,各「爛屋」業主在東華醫院舉行會議,爛屋範圍包括永利街、鴨巴甸街、中和里及華賢坊等,他們組成「復興委員會」進行重建爛屋範圍。當時,皇仁書院的地盤亦已淪為寮屋區,直至1951 年,才被改建成警察宿舍。




向士丹頓街的荷李活道警察宿舍,舊日
皇仁書院所在




由必列者士街望士丹頓街,7
0 年代



城隍街上廢屋門上曾種有一棵樹

1949年,港府收回必列者士街、華興里及永利街的地段,用作興建公廁及街市。到了1953 年,曾為孫中山先生浸洗的「公理堂」一址,亦築起了必列者士街街市。而「公理堂」則移至街市隔鄰。而卅間廢墟上,多幢四層高的唐樓亦在1950年後陸續建成。

必列者士街街市


今日的公理堂


這些事件,亦已成過去,現在這一區亦再面臨另一個重建的命運,新建自稱豪宅的大厦已出現,雖然有些建築如街市及永利街將被「保育」,但不知會被弄成怎麼的樣子。

看見部份永利街已被翻新,但顯得不倫不類的,仿是片場的佈景似的。




翻新過的永利街唐樓

必列者士街還有一座青年會,相信會保存到八成的原汁原味吧!


必列者士街上的青年會



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

吉士笠街


中環
從威靈頓街通過結志街至擺花街的吉士笠街,街名是紀念香港首位中文秘書及撫華道吉士笠牧師。上世紀的吉士笠街,設有西洋高級妓院,紅毛嬌就是洋妞,因此吉士笠街被俗稱為紅毛嬌街。


吉士笠,又譯名為郭實臘牧師,因懂得漢語,自稱為郭士立。全名為
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。他於180378日在德國東部波美拉尼亞出生。

1823年加入荷蘭傳教會。曾在巴塔維亞布道。1826年,在荷蘭傳道會畢業後,奉命到爪哇工作宣教。在爪哇學會了客家話和潮州話。1828年,由新加坡到泰國。不久辭去尼德蘭傳教會職務,成為自立傳教士。18291831年,在泰國用暹羅文翻譯《路加福音》、《約翰福音》並出版《交趾支那字典》。

1831
年,乘船到澳門再轉到廣州與馬禮遜見面。他不但出任英國東印度公司翻譯,並且受馬禮遜所託,把在馬六甲印刷之聖經及信仰書籍帶往中國、高麗(韓國)及日本派發。沿途偵察中國海岸,搜集到大量的政治、經濟、軍事情報。他到過廈門、福州、舟山、寧波、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等地。這成為他參與鴉片戰爭和起草《南京條約》的資本。在戰爭期間,郭實臘穿起了軍裝,隨軍到各地強徵糧草軍需。在上海等地販賣鴉片並在“阿美士德”間諜船上活動,同時散發宗教書刊。


香港開埠後,砵甸乍委任他為中文秘書及擔任撫華道。
1850年,離開香港。翌年89日逝世。香港政府後來在中環興建吉士笠街紀念他。

這條街成為造鞋店及補鞋店的集中地。

吉士笠街有個著名公廁,位於吉士笠街與竹興里之間。因為吉士笠街公廁設於小街內,有傳是區內著名的同志公廁。


街內的破舊屋宇已荒廢,應該是
「上環嘉咸街重建計劃」的一部份。空地及大廈外牆佈滿大大小小不同的街頭塗鴉,很有街頭藝術的味道。




資料
: 香港街道命名考源、趣談香港街道

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- 必街



基督教青年會於1844年由佐治衛良(George Williams)在源於英國倫敦創立。

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則於1901年創辦,當時統稱為「香港基督教青年會」,租用德輔道中27號作為集會場地。



1913
年,青年會在上環必列者士街51號建成學生宿舍,5年後在對面建成首間有室內運動場、懸空的室內鑊形跑道、泳池、餐廳及宿舍之青年會中央會所。是香港首個市民會堂及體育場館。會所又稱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街會所,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昔日的總部。



1927
年,魯迅曾一連兩天在會址內作兩次演講,題目分別為《無聲的中國》和《老調子已經唱完》,參與的嘉賓達五﹑六百人之多。



現時會所服務有「必愛之家宿舍」、「必愛之家庇護工場」及以康體服務為主導的青少年服務。建築物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。



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央會所由芝加哥YMCA會員籌建及由來自芝加哥的設計師Stattck and Hussey設計;於1918年由施勳護督(Hon.Claud Severn, C.M.G.)主持啟用。



會所內擁有以會所高六層,以紅磚建成,融合中西建築風格,並受芝加哥建築學派所影響,在香港相當罕見。

1937年後,會所被徵用作防空救護隊半山區A段總站,以收容超過一千名難民。香港日治時期,會所被日本當局的的文教課徵用作日語及德語學校。香港重光後,會所恢復為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總部。

城皇街/士丹頓街樹屋

港島舊樓多,有些舊樓,會見到一棵棵樹生長在角落。 
這個樹根的本樹就在中環舊區內 - 城皇街和士丹頓街之間。


就是右下角那棵樹,攝於2006年


這座一梯两伙的唐樓應該是被保育的項目之一


奥卑利街與監獄

奧卑利街位於中區荷李活道的中區警署側,向南斜上至堅道為止。

 

1841
年,香港一座監獄在在這條街上建成,名為中央監獄(Victoria Gaol) ,後來才改名為維多利亞監獄,即後來的域多利監獄。而這街道的命名亦是與監獄有關。

 

開埠時的中央監獄一帶位置

倫敦老城區有一座著名的監獄,名叫奧卑利監獄, 有四百多年歷史,是英國法治的象徵, 任何人一經法院判刑,即送到奧卑利監獄服刑;而奧卑利街就是用這監獄命名。


倫敦的奧卑利監獄 Old Bailey Prison

最初建成維多利亞(
域多利)監獄時,並未有奥卑利街,到了1857年,中央警署建成,後面的維多利亞監獄又被擴充。後來,當局要開闢道路連接堅道與荷李活道時,在監獄旁邊開闢了這條斜街,這所香港最古老的監獄,與英國最古老的法治監獄倫敦奧卑利監獄相似,所以便用奧卑利命名,成為奧卑利街。







奧卑利街又被叫作「長命斜」,並不是因為它又長又斜,而是因為另一個監獄的故事。

開埠初期,罪犯一般是公開執行死刑的。


據說當時被關進中央監獄的囚犯若被判死刑,便要轉送往西營盤警署等待行刑。因此,留在中央監獄的囚犯相對比較「長命」,故中央監獄及中區警署外的斜路,
便有「長命斜」的別稱。

自一八五六年起,死刑開始在域多利監獄裏執行。但到了一八九五年一月二十九日,才在域多利監獄執行第一宗死刑,一名罪成的海盜就是以絞刑處決。

當時行刑地點在
B倉至D倉之間的空地,較接近亞畢諾道,死囚亦是囚禁在較接近那一邊的死因倉,其他囚犯則囚禁在較接近奧卑利街那一邊。所以,能從奧卑利街門口出獄者即非「短命」的死囚,而從這條路去探監的人,探望的都是「長命」的囚犯,「長命斜」便因此而得名。這是有關「長命斜」的另一個故事。


亞畢諾道一邊的域多利監獄,石級為贊善里


贊善里以東的一部份
域多利監獄(亞畢諾道那邊)


贊善里以西的一部份
域多利監獄(奧卑利街那邊)

直至
1937年赤柱監獄建成後,死刑才轉到赤柱監獄執行。

現在的域多利監獄滙合两鄰的中央裁判署及中央警署,已成為政府保育及活化的建築群。




P.S. 在香港未有正式的精神病院前,域多利監獄也有「癲房以禁閉等候遣送回國的外籍精神病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