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般含道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,現為應彪大厦所在
來臨人世之時,第一眼就是望到這個建築物裏的一個房間。這就是Madam出生的地方: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(Alice Ho Miu Ling Nethersole Hospital)。
醫院不單是Madam的出生地,翻看它的歷史,才知它跟Madam很有淵源的。
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自1887年成立以來,迄今已有超過一百二十年的歷史。早於1881年,那打素診所於太平山街設立,為當地一帶居民服務。1887年,何啟爵士為紀念在1884年去世的亡妻雅麗氏而捐資於上環荷李活道興建雅麗氏紀念醫院(Alice Memorial Hospital),成為本港首間為貧苦華人提供西醫治療的醫院。同年香港華人西醫書院(Hong Kong 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)成立,首創醫科學生訓練,以雅麗氏紀念醫院為教學醫院。國父孫中山也是在此習醫的。可是,醫院成立不久後,便出現了嚴重的擠迫情況,於是,醫院於1893年便與位於般含道的那打素醫院(Nethersole Hospital)合併。荷李活道的原址後來建成住宅,Madam舉家就在六十年代搬入此處,居住了三十多年。這就是Madam跟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的淵源了。

這個範圍就是前雅麗氏紀念醫院所在,Madam也曾住於此
1904年,何啟爵士創立雅麗氏紀念產科醫院(Alice Memorial Maternity Hospital),是香港第一所產科醫院,也是中國最早的產科醫院之一;1906年,由於雅麗氏醫院和那打素合併後,病床仍出現不足情況,何福堂牧師之女兒何妙齡(何啟為其胞兄)於是捐款並選擇於卑利士道一址興建新醫院,故起名何妙齡醫院(Ho Miu Ling Hospital)。至1954年,經立法定案,那打素醫院、雅麗氏紀念產科醫院及何妙齡醫院三家醫院合併為「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」。1993年由港島西區遷往東區,協助開辦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,至1997年,醫院再由港島柴灣遷至新界大埔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