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

很有意思的回應

youtube60年代的短片時,見到一個回應:《令人懷念的"冇李嘉城時代"》。不知是否真的寫錯字,沒有更正。在心裏替他改回「誠」字吧。

"冇李嘉城時代",就是60年代,沒有「炒」的年代。想不到有人除了成為富豪之外,還做了一個時代的代表。喜歡這個很有意思的回應,60年代生活簡單,沒有微軟,沒有任天堂,沒有碰面而不點頭的鄰舍……;有的是真、實、誠和信。


回想起六、七十年代,簡簡單單的生活,連一個玩具都可以自己做出來;每天見面一同上學的不止是同學,還是老友;一封給筆友的信,要等好些日子才收到回信;過時過節一群親戚團聚吃飯,期待着節日跟表兄弟姊妹玩耍;中秋節左鄰右舍一同在天台賞月;劉師奶煲好糖水會送來一碗;這些情况現今難逢。


孩子只是嚷著要買新
game;在飯桌前不拿筷子只拿遊戲機
和iphone;朋友,上網即click即有,來回通訊只需數秒;電腦、手機都可以互相參與遊戲,大姨的女兒叫表姊/妹也不懂;中秋,各家自吃各月餅,糖水最好是X記。

Madam有幸在舊城長大,亦見証著舊城的轉變。一座一座的歐陸式建築物被拆毁,建成一堆堆砌好的石屎
和玻璃幕牆,華麗的郵政總局迅速變成環球大厦,其後的置地廣場也出現了;那時每年回港,中環必有一番新景象。就是可惡的那些地產商幹的好事了!




Madam 最愛的建築物 - 郵政總局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